第211章 不能停步 (第1/3页)
广州小说网【gzxs1.com】第一时间更新《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最新章节。
西苑议事厅的灯火彻夜未熄。辛久薇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户部旧档之中,清冷的眸子锐利如刀,不放过任何一行可疑的记载,任何一笔模糊的支出。两位从清流少壮派中延请来的幕僚——一位精于钱粮核算的方先生,一位熟稔刑名律法的秦先生——也凝神静气,协助梳理着这些陈年积弊。
空气里弥漫着纸张陈旧的霉味、墨香和一种无形的、绷紧的张力。算盘珠子的噼啪声、翻阅卷宗的沙沙声,成了这漫长冬夜里唯一的韵律。
“小姐请看此处,”方先生抽出一份泛黄的卷宗,指着上面一处墨批,“景泰十七年,颍州大水,朝廷拨付河工银三十万两。但后续核销明细中,‘采买石料’一项竟高达十五万两!远超同期邻州同等灾情的数倍!且石料来源仅模糊记为‘本地山场’,并无具体采石场名目和验收凭据。”
秦先生凑近细看,眉头紧锁:“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此巨额款项,竟无明细佐证?负责此事的,正是时任颍州通判……薛崇义!”他点出关键人名,“而当时户部负责核销此款的郎中,正是薛崇义的同年,如今已升任礼部侍郎的王显之!”
一条清晰的、布满蛀洞的利益链,在昏暗的灯火下若隐若现。
辛久薇指尖点着那个刺眼的数字,声音冷得像冰:“十五万两河工银……景泰十七年,颍州饿殍遍野,易子而食。这笔钱,沾了多少灾民的血泪?”她仿佛能看到当年父亲初任颍州、面对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时,那种愤怒又无奈的境地。
“不止这一处,”方先生又抽出几份,“再看这里,隆昌三年匀城小范围水患,朝廷拨付赈灾银五万两。其中‘安置流民口粮’一项,竟虚报了近万流民,多领了近两万两!签字画押的地方官,是时任匀城县丞,此人后来……调任京畿,正是薛明漪夫家的一个远房亲戚!”
桩桩件件,触目惊心!薛家及其党羽,如同附骨之疽,多年来利用职权之便,在每一次天灾人祸中大肆贪墨,中饱私囊!颍州、匀城,这两处与辛家息息相关的土地,更是饱受其害!
“薛明漪此次去颍州,名为巡查,实则是想故技重施!”秦先生一针见血,“她必会抓住此次春汛赈灾的款项做文章,要么逼迫辛太守虚报冒领,与他们同流合污;要么就栽赃陷害,将历年积弊的黑锅扣在辛太守头上!无论哪种,都能达到打击辛家、削弱六殿下的目的!”
辛久薇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胸中翻涌的怒火几乎要将她吞噬。这些蠹虫!趴在黎民百姓的尸骨上吸血的蠹虫!父亲在泥泞中为灾民奔走呼号,哥哥在边关浴血搏杀,萧珣在前线力挽狂澜,而这些人,却在后方,用这些肮脏的手段,挖着大梁的根基!
再睁开眼时,她的眸中已无半点情绪波动,只剩下纯粹的、冰冷的计算。
“方先生,秦先生,”辛久薇的声音异常平静,“烦请二位,将涉及薛崇义、薛明漪及其党羽在颍州、匀城乃至其他州府河工、赈灾款项中所有可疑的账目、不合规的核销、关联的人员,分门别类,梳理成册。每一项疑点,务必标注清楚卷宗出处,时间、地点、经手人、款项数额。要铁证!要他们无法辩驳的铁证!”
“小姐放心!”方秦二人精神一振,他们本就是清流中锐意革新的少壮派,对薛家这等蠹虫深恶痛绝,此刻能参与扳倒薛家,正是求之不得。
“游夜!”辛久薇唤道。
“属下在!”
“将我们之前收集的,薛明漪在京中操控药行、哄抬物价、囤积劣药的证据,也整理出来。人证、物证、交易记录,一样不能少!尤其是她指使泼皮散布谣言的证据链,务必做实!”
“是!人证已秘密安置,物证齐备,随时可调用!”游夜眼中厉色一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