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总有人要试探他的底线。
事情已经明摆着,仅仅靠孙瞎子,哪怕他水军实力再强,要攻破一个勤政爱民的县令固守的城池还是很有难度的。如果这座城池距离父亲的大本营曲阿城距离不远,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刘谨想着,当下父亲正准备对太湖水盗用兵,强化在吴郡的统治,增加对江东地区的话语权。这个时候,孙瞎子就在背后插了一刀子,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说不定,这里面有勾结也说不定。
可这群老狐狸隐藏的极深啊。
要想诱他们出毂,还得费点心思。
心神一动,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和太史慈寒暄一番,两人便转身等着史伯带丹徒大族过来。
“少主公,卑职奉少主公令前往诸家传令,除张、郑、邓、杨等诸家主欣然前来之外,王家以及常家家主以生病为由,只派了子弟前来听训。”
史管家的语气中有些怒意,想来在两家的府上没少受窝囊气。
虽说刘谨贵为扬州刺史刘繇的长子,可现在连刘繇都只掌控吴郡曲阿等数城,其余世家豪门皆在观望之中,更遑论早就纨绔之名在外的刘谨了。他们能来,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了。
王家和常家是丹徒顶级豪门,就是在整个吴郡都排的上号。尤其是王家几乎掌控丹徒县运河上三分之一的运力,是沟通江东与江北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年都有大量的王家货船满载江南布帛稻米运往淮南淮北甚至中原售卖,获利颇丰,与丹徒第一豪门郑氏是姻亲之好。至于常家则是丹徒县有名的官盐售卖点,食盐之利,富甲丹徒。这两家顶级豪门的家主未到,便是对刘谨赤裸裸的宣言书。
别说人家还派了子弟来,就算人家完全不鸟刘谨,刘谨也只能打破牙齿和血吞,难道真能杀了他们。
王家嫡子王献偷偷地瞄了一眼刘谨,眼中满是轻蔑之意。
心里偷偷在想,看来父亲与岳父大人的决断不错,这个纨绔子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浪荡儿罢了。
没什么可惧的。
刘谨没有理会王献和常春的表情,而是向前走了几步,看着到来的诸家家主,笑道:“诸位能以天下民生为重,来此地助我,本公子感激不尽。”
来的诸大族中以郑氏为首,他们倒不是来真心帮忙的,只是来看看情况。至于其中张家则因为不依附于郑氏,在丹徒县遭到排挤,确实是过来希望借助刘谨的力量,想提升自己家族的影响力。
郑氏家族族长郑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翁,不过穿着鲜亮的绸衣,眼神犀利,容光换发,倒是有些让人意外的意气奋发。
“少主公严重了,小婿陈启将少主公的事情告诉老朽,老朽恨不能年轻个三五十岁,提刀助少主公杀寇,以护百姓平安。有少主公主政丹徒,总好过那些沽名钓誉之徒为祸乡里。”
这老头话锋中暗藏玄机,短短的一句话,明面上是恭维刘谨,想要为刘谨效力。其实暗中既表达了对刘谨的轻视,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甚至还暗暗的讽刺了原丹徒县令周密一把。
说完之后,紧紧地盯着刘谨,想看看刘谨的反应。
刘谨像是没有听懂他的言外之意一般,俯身将郑国扶起来,略显意外的说道:“郑老请起,没想到陈县尉居然是郑老的乘龙快婿,这事倒好办多了。”
刘谨自来熟的样子让郑国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刘谨打蛇随棍上的本事挺强,脸皮也厚,狐疑之间,心中琢磨刘谨是真没有听懂自己的言外之意,还是假装不懂。
他哈哈大笑起来,抓住刘谨的手,脸上露出几分悲戚之意。道:“昔日我也曾担任丹徒县县丞一职,丹徒百姓便是我等衣食父母,如今居然遭受此祸,这个孙瞎子真是该杀!”
“哦?没想到郑公与丹徒居然还有这等渊源。”
众人看见郑国与刘谨相谈甚欢,尤其是张氏家主张籍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原本热络的心思一下子就淡了。心里不由得暗骂刘谨,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原本还想着能来一个与郑国不对付的,谁曾想都是一丘之貉。
不由得觉得江边的寒风都有些刺骨了。
刘谨向前几步,继续说道:“我父子初来乍到,虽皇恩浩荡,予以州治大权,可终究还是得靠诸位方能施皇恩于百姓啊。诸位不嫌弃我们是外来户,为难我等,我心中已经很是欢喜了。”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倒是让郑国始料未及,他没想到,刘谨轻而易举就转移了话题,让他的一番斟酌言语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刘谨这话是什么意思?
外来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广州小说网【gzxs1.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第一公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