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重》转载请注明来源:广州小说网gzxs1.com
电子质量
人们对原子核的认识始自于电子,我们平常所用的电也来自于这种微小粒子的快速流动。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电子的呢?这要从阴极射线说起。
19世纪后,科学家们对电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始从事与气体放电现象有关的实验研究。1867年,德国科学家希托夫发现,如果将金属薄片放在真空放电管的阴极和产生荧光的管壁之间,会投射出清晰的阴影,说明产生荧光的是一种起源于阴极、沿直线前进的射线,而且它能被磁铁偏转,说明带有电荷,人们称此为“阴极射线”。
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后来,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发明一种新的高真空度气体放电管,通上高压电后,阴极发射出强烈的荧光,照射在阴极对面的玻璃壁上,如果在阴极和玻璃壁之间放置一个小叶轮,轮叶就会转动起来,说明这种射线具有热效应和动量。
这一现象引起英国科学家汤姆逊的浓厚兴趣。1897年,汤姆逊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偏转,判定这是一种带电荷的粒子流,又用实验测定出这些粒子的电荷与其质量的比率为氢离子的千分之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首席医官》【新爱下电子书】【读趣阁】《全民诸天三十年后》《竞选神明》《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嫁给铁哥们》《闻此一生》《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
李慕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广州小说网gzxs1.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